您好,欢迎光临本网站![请登录][注册会员]  

搜索资源列表

  1. Distributed Beamforming for Relay Networks

  2. 特别推荐:分布式波束形成/网络波束形成/协作波束形成的重要文献。
  3. 所属分类:电信

    • 发布日期:2011-11-21
    • 文件大小:611328
    • 提供者:hyl68h
  1. 穿墙雷达成像

  2. 本书从墙和建筑材料的电磁属性的研究开始,讨论了在天线阵元设计和阵列配置中的各种技术,波束形成的概念和问题,以及集中和分布式孔径天线阵列的应用。 本书还详细讨论了波形设计,逆散射方法和基于物理模型的方法,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冲激雷达,多层建筑物的机载雷达成像,目标检测方法,隐蔽目标检测,压缩感知(CS)方法。最后给出了如何运用微多普勒特征进行人体微动的测量。
  3. 所属分类:图像处理

    • 发布日期:2018-05-07
    • 文件大小:134217728
    • 提供者:xiaoxunzi123
  1. 单天线多中继波束成形

  2. 研究了放大转发中继网络的分布式波束形成问题。最大化分布式波束成形的输出SNR(信噪比)可以被认为是广义特征向量问题(GEP),并且主要特征向量及其特征值可以用标准的封闭形式解得出。在本文中,基于不同的设计标准和约束导出四类波束形成算法,包括最大化输出SNR受到总发射信号功率的约束,最小化在一定水平的输出SNR下的总发射信号功率,最小化中继节点数受总信号功率和输出SNR的约束,以及处理信道估计误差的鲁棒算法。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19-09-17
    • 文件大小:2097152
    • 提供者:lmaly
  1. MIMO雷达发射波形优化设计.pdf

  2. 本文构建了OFDM-LFM信号模型,并通过信号模糊函数的分析验证了其理论上的正交性。随后采用同样具有良好脉冲压缩性能的多相编码信号,以极小化峰值旁瓣为代价函数选择通过遗传算法对发射波形进行优化。最后,基于序列二次规划研究了自相关峰值旁瓣电平和互相关峰值电平与码长N、序列数L和加权系数的数值关系。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MIMo雷达波形设计的研究意义及背景 1.2MMo雷达波形设计研究现状的国内外背景和历史发展 第二章MIM雷达概述…… 2.1MIMO雷达的信号模型 般信号模型 3335 2.2信
  3. 所属分类:专业指导

    • 发布日期:2019-07-08
    • 文件大小:1048576
    • 提供者:qq_36731567
  1.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QR分解的分布式波束形成算法

  2.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的传感器节点相互协作构成天线阵列,通过使用波束形成技术建立一个与无人机的通信连接。为了分散节点之间的处理和通信负载,提出了基于QR分解的分布式波束形成算法。建立MATLAB仿真模型对算法的性能进行分析,然后与集中式算法进行比较。分散处理负载的代价是增加了通信成本,从而导致网络总功耗的增加。然而,每个节点的平均功率仍低于集中式算法中的簇头,这样就延长了节点的寿命。因此,该算法增强了网络的鲁棒性。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10-17
    • 文件大小:291840
    • 提供者:weixin_38745859
  1. 基于认知无线电的自组织网络中的物理层安全性

  2. 本文着重于认知无线电网络(CRN),在该网络中,主要和次要用户(PU和SU)都与机密消息进行通信。辅助网络是一个分布式无线自组织网络,用于通过协作波束成形传输消息。多天线目标未知窃听者(TUE)(未假定其窃听目标)出现在CRN中。频谱租赁的特定应用旨在确保整个网络的保密性能,其中SU可以访问频谱,以帮助改善整个CRN的保密性能。辅助网络的传输信号旨在确保主要和辅助网络的保密速率性能。为了通过基于参数化功率增益区域的方法使其可解决,保密速率平衡问题得到了缓解。进一步证明了松弛是紧的,并且松弛问题等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3-20
    • 文件大小:503808
    • 提供者:weixin_38717574
  1. 大口径分布式雷达的基于菲涅耳的频域自适应波束形成

  2. 大口径分布式雷达的基于菲涅耳的频域自适应波束形成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3-04
    • 文件大小:256000
    • 提供者:weixin_38549721
  1. 频率选择性信道中的多用户分布式波束形成技术

  2. 该文研究频率选择性信道中多用户点对点分布式中继网络波束形成技术。为了均衡源节点与中继节点以及中继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的频率选择性信道,该文提出的波束形成技术在中继节点上采用有限长响应滤波器和滤波而后转发的中继数据传输方法,以最小化中继节点的发射总功率为目标,同时满足所有目标节点的服务质量(QoS)。该波束形成优化问题的直接形式由于其非凸性而难以求得最优解。该文采用半定松弛(SDP)方法将其近似为凸优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3-02
    • 文件大小:807936
    • 提供者:weixin_38653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