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本网站![请登录][注册会员]  

搜索资源列表

  1. 若尔盖湿地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及成因分析

  2. 若尔盖湿地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及成因分析,董利军,陈珊,土壤有机碳(SOC)的含量变化会影响生态系统碳循环,若尔盖湿地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碳输入和输出动态过程中哪个对SOC影响占主导作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3-12
    • 文件大小:532480
    • 提供者:weixin_38724349
  1. 不同绿肥施用量对柑橘果园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2. 不同绿肥施用量对柑橘果园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谢凯,翁伯琦,与空白处理相比,施加了绿肥的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有机碳积累矿化量明显升高。通过一级动力学模型模拟得到土壤潜在可矿化有机碳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3-10
    • 文件大小:388096
    • 提供者:weixin_38711149
  1.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异质性

  2.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异质性,吕韶利,罗帅伟,土壤碳含量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提高草地有机碳的估算精度,本研究通过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93个样点进行土壤�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3-09
    • 文件大小:1048576
    • 提供者:weixin_38718690
  1. 互花米草对中国海滨湿地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2. 互花米草对中国海滨湿地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刘金娥*,苏海蓉,1979年互花米草被引入中国用于促淤造陆,经过30余年的引种扩张,已经在中国海滨湿地潮间带形成了优势植被,并对中国海滨湿地土壤有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3-03
    • 文件大小:460800
    • 提供者:weixin_38684806
  1. 近30年来福建省耕地土壤有机碳变化研究

  2. 近30年来福建省耕地土壤有机碳变化研究,龙军,张黎明,农田生态系统无论作为全球温室气体的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2-28
    • 文件大小:848896
    • 提供者:weixin_38742124
  1. 宁夏荒漠草原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及其分布的变化

  2. 宁夏荒漠草原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及其分布的变化,许冬梅,李侠,以宁夏荒漠草原自然恢复的围封草地为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了未封育、封育3年、5年、7年和10年的草地总有机碳及其在�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2-22
    • 文件大小:415744
    • 提供者:weixin_38502693
  1. 城市土壤有机碳库的特征及其演变研究综述

  2. 城市土壤有机碳库的特征及其演变研究综述,王成,刘勇,陆地土壤有机碳库在全球碳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城市土壤成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2-20
    • 文件大小:235520
    • 提供者:weixin_38737751
  1. 基于“土类—土地利用类型”权重法的白城地区近50年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研究

  2. 基于“土类—土地利用类型”权重法的白城地区近50年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研究,汤洁,李娜,本研究基于白城地区第一次、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和野外现场采样共217个土壤剖面数据,利用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2-19
    • 文件大小:421888
    • 提供者:weixin_38638002
  1. 不同连载代数、林龄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变化

  2. 不同连载代数、林龄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变化,杨光宇,钱慈航,以福建漳州的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土壤有机碳(SOC)含量、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的变化。结果标明:在0~100 cm土层范围内,一�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2-16
    • 文件大小:275456
    • 提供者:weixin_38677044
  1. 吉林西部盐碱水田生长期土壤有机碳和碱解氮的动态变化特征

  2. 吉林西部盐碱水田生长期土壤有机碳和碱解氮的动态变化特征,汤洁,梁爽,本文以吉林西部典型灌区前郭县为例,野外采集盐碱地和5类不同开发年限水田表层土壤建立实验样地,分别采用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2-11
    • 文件大小:273408
    • 提供者:weixin_38731075
  1. 黑河中游湿地植物区系及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2. 黑河中游湿地植物区系及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赵锐锋,张丽华,运用植物学、土壤学方法,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取样,对黑河中游湿地植物区系、生态特征和土壤有机碳在不同植被类型的分布特征进行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2-09
    • 文件大小:675840
    • 提供者:weixin_38516863
  1. 土地利用对崇明岛围垦区土壤有机碳库和土壤呼吸的影响

  2. 土地利用对崇明岛围垦区土壤有机碳库和土壤呼吸的影响,张容娟,布乃顺,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农业土壤碳固持和温室气体减排的关键因子之一,而准确地评价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往往因土壤本底的不均一和土地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2-06
    • 文件大小:315392
    • 提供者:weixin_38684633
  1. 老龄杉木林不同更新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质量的影响

  2. 老龄杉木林不同更新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质量的影响,邹双全,杨智杰,通过对福建南平老龄杉木林及其采伐后自然更新林、人工更新林3种林分样地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和储量及颗粒有机碳(POC)进行研究�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2-06
    • 文件大小:304128
    • 提供者:weixin_38656364
  1. 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土壤有机碳分解和碳库周转研究

  2. 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土壤有机碳分解和碳库周转研究,宋媛,赵溪竹,对小兴安岭4种典型阔叶红松林群落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库的大小及周转情况进行研究,旨在揭示该地区土壤有机碳碳库及周转特性,为该�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2-02
    • 文件大小:359424
    • 提供者:weixin_38708105
  1. 施肥对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激发效应及净碳平衡的影响

  2. 施肥对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激发效应及净碳平衡的影响,李峰,陈珊,外源基质的输入影响激发效应,进而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动态,但影响机理复杂。本文通过添加标记葡萄糖,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CK、N、P�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1-31
    • 文件大小:501760
    • 提供者:weixin_38519082
  1. 内蒙古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向土壤无机碳酸盐的转移

  2. 内蒙古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向土壤无机碳酸盐的转移,张林,孙向阳,在内蒙古中西部四子王旗荒漠草原土壤剖面采集土样,拟通过分析测定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土壤无机碳酸盐(SIC)含量和SIC的δ13C值,探讨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1-30
    • 文件大小:370688
    • 提供者:weixin_38606019
  1. 农田土壤有机碳转化规律与平衡研究

  2. 农田土壤有机碳转化规律与平衡研究,李尚中,樊廷录,近年来,国际学术界越来越重视农田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对大气CO2的源汇效应,研究农田土壤碳转化规律和平衡对正确评价农田土壤碳循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1-26
    • 文件大小:292864
    • 提供者:weixin_38676216
  1. 草本与木本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库特征及形成机制

  2. 草本与木本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库特征及形成机制,杨渺,李贤伟,土地利用和土地变化改变了1/3至1/2的陆地面积。森林砍伐,造林,木本入侵等植被变化通常伴随草本、木本植物类型的改变,是植被变化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1-18
    • 文件大小:596992
    • 提供者:weixin_38720762
  1. 不同气体培养条件下玉米秸秆分解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2. 不同气体培养条件下玉米秸秆分解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窦森,平立凤,为了预测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对土壤有机碳(SOC)转化的影响,本文通过室内特制气体培养罐研究了特定培养条件(H2O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1-03
    • 文件大小:283648
    • 提供者:weixin_38668274
  1. 秸秆还田与全膜双垄集雨沟播耦合技术对玉米产量、土壤有机碳库及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2. 秸秆还田与全膜双垄集雨沟播耦合技术对玉米产量、土壤有机碳库及微生物特性的影响,吴荣美,王永鹏,为了更好的提高土壤地力与作物产量,从充分发挥地膜覆盖与秸秆还田两种技术优势的角度出发,将秸秆还田与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结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1-03
    • 文件大小:394240
    • 提供者:weixin_38608378
« 1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