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本网站![请登录][注册会员]  

搜索资源列表

  1. 三节点无线高斯中继信道容量分析

  2. 分析了三节点无线中继信道容量的计算,并着重分析中继节点的位置对信道容量的影响;而文献中已有工作一般在给定中继节点位置的前提下研究快速衰落、中继节点个数或天线根数等参数对信道容量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在不同的系统参数取值下,无线中继信道容量一共有3种可能的取值模式:随着中继节点的位置从靠近源节点到靠近目的节点,信道容量会不断减少(模式 C1) ,或者不断增加(模式 C3) ,或者先增加再减少(模式C2) 。在确定了无线中继信道的特点后,给出了一个数值例子来验证分析的正确性。
  3. 所属分类:C

    • 发布日期:2010-07-25
    • 文件大小:909312
    • 提供者:bingo1103
  1. MIMO系统的容量及信道估计算法研究

  2. 要实现MIMO系统,在接收端除了需要低复杂度、高性能的检测算 法外,还需要对MIMO信道进行精确的估计。由于MIMO信道的参数远多于SISO信 道,复杂度明显增加,给接收机的实现带来了困难。因此,本文也对MIMO系统中的 信道估计技术进行了研究。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10-09-09
    • 文件大小:1048576
    • 提供者:sunli520
  1. 无线局域网分布式自适应信道分配

  2. 一种分布式自适应信道分配算法,利用全面的动态网络信息增加信道选择的正确性,引入退避机制减少信道分配中的冲突开销。在网络仿真平台NS2 上对算法进行大量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分布式信道分配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干扰检测率高、可靠稳定的特点,从而有效提高网络整体吞吐量。
  3. 所属分类:互联网

    • 发布日期:2011-04-08
    • 文件大小:334848
    • 提供者:tangxin110
  1. Atheros EEPROM Tool

  2. 俄罗斯*子编写的。如果你发现你的笔记本atheros无线网卡11以上的信道连接不上,可以试试这个。我本来上CSDN来想找这个的,没找到,然后好不容易自己找到了,分享给也上这里来找的有需要的弟兄。 注:1.只试过ar9285系列 2.刷机有风险的,尽量保存好原固件,以备不时之需。
  3. 所属分类:网络设备

    • 发布日期:2013-05-21
    • 文件大小:34816
    • 提供者:supermanforever
  1. awgn信道仿真

  2. 简单的awgn信道仿真:数字信号在传输中往往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在传送的数据流中产生误码。所以通过信道编码这一环节,对数码流进行相应的处理,使系统具有一定的纠错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可极大地避免码流传送中误码的发生。提高数据传输效率,降低误码率是信道编码的任务。信道编码的本质是增加通信的可靠性。但信道编码会使有用的信息数据传输减少,信道编码的过程是在源数据码流中加插一些码元,从而达到在接收端进行判错和纠错的目的。
  3. 所属分类:3G/移动开发

    • 发布日期:2013-12-09
    • 文件大小:3072
    • 提供者:littledu123456
  1. 信道编码综述

  2.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每天都在不断涌现新的通信业务和信息业务,同时用户对通信质量、数据传输速率和可靠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数字信号在传输中往往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在传送的数据流中产生误码,从而使接收端产生图象跳跃、不连续、出现马赛克等现象。所以通过信道编码这一环节,对数码流进行相应的处理,使系统具有一定的纠错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可极大地避免码流传送中误码的发生。提高数据传输效率,降低误码率是信道编码的任务。信道编码的本质是增加通信的可靠性。随着信道编码理论和数字通信技术不断发展,
  3. 所属分类:网络基础

    • 发布日期:2018-06-01
    • 文件大小:130048
    • 提供者:lpftk
  1. MIMO系统和广义多载波时分双工混台多址蜂窝系统中的信道估计器的设计.pdf

  2.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MIMO系统利用多个天线来发送和接收信号,能够增加信道容量, 并且在使用相同的总功率和带宽的条件下,比SISO系统有着更高的频谱利用率。理想条件 下,MIMO系统容量随天线数目线性增加。同时,多载波通信方案的出现,使得每个子载 波上的数据传输速率相对较低,从而减小了码间串扰。多载波方案的使用,使得系统对信道 的时延弥散性不敏感,即使不使用均衡器也能获得良好的性能。目前,这两种技术已经成为 第三代以及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实现高速率、高传输质量、高系统容量的关键技术2一。而基 于此系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19-07-23
    • 文件大小:1048576
    • 提供者:weixin_39840387
  1. 研究论文-基于距离相关的信道分配算法.pdf

  2. 为最大化认知Ad Hoc网络并行传输的信道数目,提出一种新的信道分配算法. 由于认知Ad Hoc网络中信道的衰落特性不同,该算法首先估算节点间距离,根据估算到的距离选择合适的信道进行数据传输,节点以干扰距离与传输距离的关系为依据更新信道的使用状态,从而提高信道的空间复用;另外,在公共信道上只进行广播和信道预定信息的传输,有效地避免了控制信道瓶颈问题. 实验结果表明,该信道分配算法能够有效增加信道的空间复用,提高网络的吞吐量. 相同的策略下,当负载较高时,该算法的吞吐量比DDMAC算法提高12%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19-08-07
    • 文件大小:398336
    • 提供者:weixin_39841365
  1. 基于改进的自相关匹配原则的盲信道辨识和均衡

  2. 基于改进的自相关匹配原则的盲信道辨识和均衡,胡波,宋梁,在无线通信中,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已经被证明可以有效提高频带利用率。但是,当符号速率增加时,由多径效应引起的码间干扰�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2-16
    • 文件大小:634880
    • 提供者:weixin_38681646
  1. UHF_RFID无线信道容量的研究_王勇.pdf

  2. 摘要: 多径传播带来的码间干扰以及信号衰落是无线通信技术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对于UHF RFID 系统来说,同样降低了RFID 系统的可读性,增加了系统的误码率。因此,对UHF RFID 无线 信道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对RFID 系统所具有的最大信道容量进行了研究,并分两部分 进行了介绍,首先对UHF RFID 系统的信道模型进行了分析,然后对UHF RFID 系统在Rician 信道 和Rayleigh 信道利用不同方法传输信息时所具有的最大容量进行了研究,并借由MATLAB 这个
  3. 所属分类:硬件开发

    • 发布日期:2020-01-11
    • 文件大小:586752
    • 提供者:qs_yang
  1. matlab开发-用不同的交互技术进行信道估计的一个简单程序

  2. matlab开发-用不同的交互技术进行信道估计的一个简单程序。信息采用16 QAM调制,并通过瑞利衰落信道,增加了AWGN。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19-08-24
    • 文件大小:3072
    • 提供者:weixin_38743968
  1. QPSK信号经过移动信道时解调特性的建模仿真与改进

  2. 使用MATLAB软件对QPSK(正交相移键控)信号经过移动信道时的解调特性进行了建模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传输过程中多径衰落、多普勒频移效应对接收端QPSK信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理论上提出通过在移动信号接收端增加适当的信号延迟电路,可以使解调后的信号抵消多径衰落与多普勒频移引起的衰落影响,增强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及有效性。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5-28
    • 文件大小:1048576
    • 提供者:weixin_38570296
  1. 井下OFDM信道估计算法研究

  2. 针对煤矿井下信道情况复杂,多径效应会带来噪声增加和误码率上升等问题,建立了煤矿井下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模型,研究了井下正交频分复用信道最小平方、最小均方误差估计算法;在矩形导频分配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时域利用曲线拟合方法实现数据符号处信道系数的估计算法。该算法与插值算法相比,对导频符号处信道系数的准确性要求不高,只要求所构造的函数尽可能接近真实值。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拟合估计算法和最小均方误差估计算法相比,在估计性能没有太大变化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实现复杂度。仿真结果和理论分析基本一致。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5-23
    • 文件大小:556032
    • 提供者:weixin_38698433
  1. 煤矿井下MIMO系统建模与信道容量分析

  2. 针对矿井巷道,给出了一种M IMO相关性信道的建模方法。该方法利用电磁波在巷道内传播的冲击响应,得到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频率响应,从而扩展得到多输入多输出频率响应矩阵;结合相关函数的定义,计算出相关系数;构建出M IMO系统多天线之间的空间相关矩阵;生成M IMO信道的相关矩阵。通过MATLAB仿真,将相关信道和瑞利信道的容量累计概率分布对比,证明了相关性的存在降低了信道的容量,增加天线数目和间距可以降低相关系数,增加信道容量。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6-03
    • 文件大小:263168
    • 提供者:weixin_38569203
  1. 感知无线电网络中改进的信道分配算法

  2. 针对多信道感知无线电网络中现有协作式频谱感知方法的不足,考虑信道使用特征、检测性能的动态性以及SU选择感知信道时需对PU造成的干扰降至最低等因素,将信道分配问题建模为非线性整数规划问题.为高效地获得该问题的解,通过构建一个完整的二部图并定义合适的权重向量,将该问题转化为凸二部匹配问题,进而提出一种信道分配算法,可在多项式时间内计算出问题的解,包括SU数量、信道数量以及最大权重值.仿真结果表明:随着SU数量的增加,PU的漏检概率和SU的平均可用时间都在下降;本文算法的吞吐量要优于已有的频谱感知算法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6-28
    • 文件大小:1025024
    • 提供者:weixin_38538021
  1.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在信道均衡中的应用

  2. 为抵消信道时变多径传播特性引起的码间干扰、准确地识别数字通信系统中的发送信号,满足信道均衡的实时性要求,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对信道进行均衡。首先,分析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算法应用于信道均衡的机理,与传统的信道均衡方法相比,该算法无需对信道进行估计可直接得到均衡器的参数。其次,与ε-支持向量机算法进行比较,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均衡性能不减,时间复杂度大大降低,可以更好的满足信道更新的实时性要求。同时探讨了2种改善低信噪比下信道均衡性能的方法。结果表明:对于信道环境复杂的通信系统,利用最小二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6-26
    • 文件大小:747520
    • 提供者:weixin_38694006
  1. 煤矿井下低压电力线信道传输衰减特性研究

  2. 针对煤矿井下低压电力线网络拓扑结构复杂,多径传输模型难以适用于煤矿井下低压电力线信道建模的问题,对煤矿井下低压电力线信道传输特性进行了测试,指出煤矿井下信号的衰减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频率的改变而改变,并伴随着一定的选择性衰落;把选择性衰落看作是谐振频率点,采用串联谐振电路模型对煤矿井下低压电力线信道衰减特性进行建模仿真,结果表明,串联谐振电路模型可以很好地反映煤矿井下低压电力线信道传输特性。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7-17
    • 文件大小:171008
    • 提供者:weixin_38504687
  1. 基于传输径修正的改进型TD-SCDMA信道估计法

  2. 针对3G移动通信中的某些特殊应用场景,如信号侦查、定位及信号的智能干扰等需要对通信信道进行快速准确估计的要求,在B.Steiner信道估计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改进方法。该方法首先对B.Steiner信道估计结果进行门限处理,然后对保留径的响应进行最大比增益修正,从而进一步减弱噪声对系统的影响。在TD-SCDMA的协议测试模型case3条件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不明显增加算法复杂度的前提下,同一误码率时该方法所需输入信噪比降低了1~2 dB。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10-16
    • 文件大小:416768
    • 提供者:weixin_38610717
  1. 3×3 X信道外加时隙干扰对齐研究与设计

  2. 对于3×3 X信道,其理论自由度9/5只能以渐近干扰对齐的方式来实现,这需要无穷资源来逼近,实际中不可能实现。在单天线节点场景中,可以通过时域进行干扰对齐的方案设计。为最小化传输时延,考虑以增加一个额外时隙的代价来实现消息的收发处理。通过合理调度消息的发送时隙,以及匹配选择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传播延迟,实现了3×3 X信道的消息传输。通过循环多项式的表示方法,给出了具体的发送与接收方案,其自由度达到了3/2。并就成功传输消息总数进行对比,结果传输效率优于时分多址方案,进一步推导了该方案在欧几里得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10-15
    • 文件大小:520192
    • 提供者:weixin_38738506
  1. 基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多信道蜂窝网络的中断概率:基于RSS阈值的观点

  2. 在本文中,我们从基于一般阈值的角度研究启用了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蜂窝网络的中断概率。 具体地,如果来自最近的基站(BS)的接收信号强度(RSS)小于指定的阈值0,则移动用户设备(UE)以D2D模式进行发送;否则,移动用户设备(UE)以D2D模式进行发送。 否则,它连接到最近的BS并以蜂窝模式发送。 基于RSS阈值的设置是一般意义上的,即从= 0到= 1,网络相应地从传统的蜂窝网络(仅包括蜂窝模式)发展为无线自组织网络(仅包括D2D模式)。 我们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框架,用于在具有中继衰落的情况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3-11
    • 文件大小:410624
    • 提供者:weixin_38536716
« 12 3 4 5 6 7 8 9 10 ...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