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本网站![请登录][注册会员]  

搜索资源列表

  1. 汇编字符串排序(微原)

  2. 微原实验,关于字符串排序及显示,运用冒泡法
  3. 所属分类:硬件开发

    • 发布日期:2009-12-08
    • 文件大小:902
    • 提供者:zjkermit
  1. 计算机数值方法实验

  2. 计算机数值方法实验 实矩阵的三角分解 第一种边界条件的三次样条函数插值与微商 龙贝格求积法 第二种边界条件的三次样条函数插值与微商 第三种边界条件的三次样条函数插值与微商 牛顿迭代法求一个实根 全选主元高斯-约当消去法解有多组复常数向量的复系数线形代数方程组 实矩阵的三角分解 对分法求实根
  3. 所属分类:C/C++

    • 发布日期:2011-12-29
    • 文件大小:578560
    • 提供者:ltrobin
  1. 偏微方程数值解线性元求解边值

  2. 用matlab编写的偏微方程边值问题的程序,偏微方程数值解得具体实验报告
  3. 所属分类:软件测试

    • 发布日期:2012-05-15
    • 文件大小:46080
    • 提供者:z603911398
  1. 煤岩膨胀破裂过程微震信号特征研究

  2. 煤岩膨胀破裂过程微震信号特征研究,杨博,王恩元,通过设计煤岩试样膨胀破坏实验,监测到了煤岩试样在膨胀破坏过程中的微震动信号。结合对煤岩试样膨胀破裂过程中裂纹的发展规律的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3-11
    • 文件大小:244736
    • 提供者:weixin_38669618
  1. 煤岩胀裂破坏过程微震特性实验研究

  2. 煤岩胀裂破坏过程微震特性实验研究,丁学龙,王恩元,运用建立的煤岩胀裂破坏微震观测实验系统,研究了煤岩试样在胀裂破坏过程中微震信号的特性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煤样胀裂破坏过程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2-27
    • 文件大小:421888
    • 提供者:weixin_38650516
  1. 铝合金中Er的微合金化作用机理

  2. 铝合金中Er的微合金化作用机理,高坤元,聂祚仁,微合金化是提高铝合金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大量实验研究表明:Er是一种有效的微合金化元素,能够和Al形成具有L12结构的Al3Er相,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2-15
    • 文件大小:1048576
    • 提供者:weixin_38731385
  1. 煤岩变形破坏过程微震信号实验研究

  2. 煤岩变形破坏过程微震信号实验研究,魏利娜,王恩元,本文采用实验室实验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试了煤岩变形破坏的微震信号,对煤岩变形破坏的微震信号规律及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1-11
    • 文件大小:247808
    • 提供者:weixin_38741075
  1. 同尺寸煤岩样单轴压缩变形破坏微震特征研究

  2. 同尺寸煤岩样单轴压缩变形破坏微震特征研究,薛世鹏,王恩元,本文选取现场典型煤岩试样,利用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压力试验机进行单轴压缩实验,研究分析了单轴压缩加载模式下煤岩样变形破坏微震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1-11
    • 文件大小:448512
    • 提供者:weixin_38584058
  1. 飞行时间质谱探测磁光阱中超冷分子离子的实验研究

  2. 飞行时间质谱探测磁光阱中超冷分子离子的实验研究,元晋鹏,赵延霆,本文利用飞行时间质谱探测了由磁光阱中的俘获光和再泵浦光光缔合作用形成的超冷基态铯分子;研究了微通道板工作电压、加速电场强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19-12-29
    • 文件大小:361472
    • 提供者:weixin_38557838
  1. 基于MEMS器件的低成本微惯性导航系统设计

  2. 设计了一款基于MEMS陀螺和MEMS加速度计的低成本微惯性导航系统。采用“四元数”法进行姿态计算,通过比力变换、积分运算确定栽体的速度、位置。分析样机运行结果可知,静态运行15 s,姿态误差最大为1.2°,速度误差最大为4.5 m/s,位置误差最大为33 m。实验表明,该系统发散较快,但短期精度较高,为满足长时间导航,必须与其他导航如GPS组合,即可应用到普通导航领域,且能大大降低系统的成本和体积。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10-24
    • 文件大小:270336
    • 提供者:weixin_38722588
  1. 具有复杂波前轮廓的表面等离激元的全息等离激元透镜

  2. 我们针对等离子波前操纵和整形的一般问题提出了一种直接方法解决方案,以基于表面波全息(SWH)方法实现预先指定的功能。 我们在理论上和实验上证明了在具有复杂波前轮廓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上的全息等离子体激元透镜的设计和制造。 我们显示,通过适当地控制激发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相互作用,通过高纵横比狭缝或银膜中的微矩形Kong透射的632.8 nm可见光可以聚焦到自由空间中的预设三维点光斑具有全息透镜的纳米级凹槽图案。 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测量三维光场分布的实验结果与设计和数值模拟均吻合良好,这强烈支持了S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3-10
    • 文件大小:2097152
    • 提供者:weixin_38705558
  1. 表面等离激元极化子耦合提高了金椭圆形纳米Kong阵列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

  2. 金属纳米结构(MN)的表面等离振子共振(SPR)光谱已广泛用于化学和生物传感。 MN的生物传感器特性受尺寸,形状,底物等影响。 尤其是,一些有关MN模式的研究表明,表面等离激元极化子(SPPs)耦合模式激发对MN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有重大影响。 为了达到获得高灵敏度MN生物传感器的目的,对金椭圆纳米Kong阵列(GENA)的耦合模式进行了模拟和分析。 结果表明,耦合模式受介质和基底折射率的影响。 耦合模式共振峰显示出比其他SPP模式峰更高的灵敏度。 制造了GENA生物传感器芯片,并与聚二甲基硅氧烷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2-26
    • 文件大小:799744
    • 提供者:weixin_38526421
  1. 方形孔径微透镜阵列的泰伯效应

  2. 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讨论了方形孔径微透镜阵列的泰伯效应,利用传递函数法分析了该阵列的菲涅耳衍射区的光场复振幅分布,讨论了泰伯像成像的条件。实验中,在特定位置处可观察到三种交替出现的清晰成像,实验测得的成像距离与理论值吻合。选用不同参数的方形孔径微透镜阵列,泰伯子像成像规律总体不变,当中心距大于孔径边长且小于两倍孔径边长时泰伯子像像元间出现交叠现象。方形孔径微透镜阵列在分数泰伯平面可观察到清晰的呈棋盘状分布的泰伯子像,这将拓展微透镜阵列的实际应用。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2-23
    • 文件大小:7340032
    • 提供者:weixin_38547882
  1. 超短激光脉冲作用下等离激元“相变”特性研究

  2. 研究了金纳米颗粒在超短激光脉冲作用下发生的形貌变化, 以及由此导致的局域化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光谱的变化, 即“相变”效应。利用化学合成的金纳米颗粒胶体制备由随机分布的金纳米颗粒阵列构成的薄膜。将飞秒激光脉冲作用于薄膜表面, 监测激光作用前后样品的显微结构图像和消光光谱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金纳米颗粒在激光脉冲作用下发生微区熔融、团聚等物理过程, 导致金纳米颗粒形貌发生变化和等离激元共振光谱红移。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2-22
    • 文件大小:4194304
    • 提供者:weixin_38704830
  1. 基于数字微镜器件的压缩感知关联成像研究

  2. 将数字微镜器件(DMD)应用于压缩感知(CS)关联成像,在该成像方案中,只需用无空间分辨能力的桶探测器,并结合相应的算法就能得到物体的像;将此成像方案应用于多光谱成像,仅需用线列探测器就能得到物体多光谱像,简化了多光谱成像探测的光电记录过程。通过对关联成像和CS理论的介绍阐明了成像原理。在实验平台上搭建演示装置,分别用强度关联算法和CS算法计算得到物体像,通过比较表明CS算法提取信息的效率更高;且实验表明在透镜口径足够大时,成像系统的分辨率由DMD面元大小决定。在原成像装置上,对桶探测器接收的光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2-11
    • 文件大小:3145728
    • 提供者:weixin_38675815
  1. 微透镜列阵提高红外探测器探测能力的方法研究

  2. 研究用微光学方法提高红外探测器探测能力的机理,通过实验将锗微透镜列阵耦合到180元HgCdTe焦平面红外探测器上,使耦合组件探测率提高到原来的2.8倍。提出的光学耦合效率概念为客观评价微光学聚能元件综合质量及耦合机构性能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还对微透镜列阵的冷屏效应进行了讨论。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2-11
    • 文件大小:1048576
    • 提供者:weixin_38626192
  1. 表面等离激元光镊技术

  2. 光镊是捕获与操纵微纳颗粒的重要技术手段,其基本原理为光与物质之间动量传递的力学效应,具有非接触、操纵精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及医学等科学前沿领域。近年来,表面等离激元因具有突破衍射极限和近场能量增强两大特性,为光镊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突破口,成为国际上一个重要和前沿的研究方向。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新型光镊技术主要分为两类:结构型表面等离激元光镊技术和全光调控型表面等离激元光镊技术,它们在颗粒捕获精度、捕获范围、操纵动态性与操纵自由度等方面各有特色,吸引了国际上众多研究人员进行大量的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2-06
    • 文件大小:18874368
    • 提供者:weixin_38704835
  1. 基于微悬臂梁阵列的凝视型激光告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微悬臂梁焦平面阵列的凝视型激光告警系统。该系统通过微悬臂梁焦平面阵列及成像CCD来实现对入射激光的精确定向。入射激光通过红外镜头辐射到微悬臂梁焦平面阵列时会使微悬臂梁发生变形,通过光读出系统将这种变化成像在CCD上就可以判断出激光的入射方向。实验结果表明:镜头焦距为60 mm、微悬臂梁面元为80 μm×100 μm时,告警系统的视场角为±15°,分辨率可达到0.5°。此告警系统视场角大、定向精度高,并且避免了激光对CCD的干扰及损坏。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2-05
    • 文件大小:1048576
    • 提供者:weixin_38625448
  1. 基于方形孔径微透镜阵列二维叠栅条纹的微小角度测量

  2. 提出了一种利用方形孔径微透镜阵列和微图形阵列产生的二维叠栅条纹测量微小角度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尺寸阵列产生的二维叠栅条纹的节距变化规律, 推导了微小旋转角度的表达式, 对叠栅条纹的节距与阵列夹角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测量。研究结果表明, 当微图形阵列的窗口边长小于微透镜阵列的透镜元宽度时, 叠栅条纹的节距变化较平缓, 且对微图形与微透镜阵列间的夹角θ的变化较敏感, 这有利于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当微图形阵列的窗口边长为0.3 mm, 微透镜阵列的透镜元宽度为0.4 mm时, 节距与夹角θ间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2-04
    • 文件大小:8388608
    • 提供者:weixin_38681318
  1. 编码孔径成像光谱仪中编码元形变的分析校正

  2. 在编码孔径成像光谱仪中, 由于数字微镜器件(DMD)工作在倾斜光路中, 导致编码元在探测器上产生非对称形变, 解码时无法确定所获编码图像各像素对应的编码方式。为解决这一问题, 提出“非对称形变的规则条纹校正”方法, 通过规则条纹在探测器上产生变化, 直观地观察编码元形变, 根据已知条纹规则, 即可定量分析图像的形变量并进行校正。该方法可以保证在系统全视场清晰成像的前提下实现对编码图像的校正。首先介绍了所设计光谱仪的成像原理以及编码元的形变原因, 其次在实验过程中调节探测器以获得全清晰视场, 最后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1-27
    • 文件大小:16777216
    • 提供者:weixin_38744526
« 1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