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本网站![请登录][注册会员]  

搜索资源列表

  1. 汉明校验的C语言实现

  2. 给出了基于C语言的汉明校验编码解码的实现代码,并经过测试
  3. 所属分类:C

    • 发布日期:2010-10-31
    • 文件大小:2048
    • 提供者:ZDL20092009
  1. 汉​明​码​C​+​+​源​码(完整版)

  2. 当计算机存储或移动数据时,可能会产生数据位错误,这时可以利用汉明码来检测并纠错,简单的说,汉明码是一个错误校验码码集,由Bell实验室的R.W.Hamming发明,因此定名为汉明码(又称海明码、汉信码)。 程序能够完成汉明码编码/校码/译码等功能。
  3. 所属分类:C++

    • 发布日期:2014-04-10
    • 文件大小:15360
    • 提供者:inpriseunix
  1. [LDPC码基础与应用].贺鹤云.pdf

  2. 本书从理论到实践由浅入深地介绍了LDPC码的编译原理及其在不同信道下的应用。全书共分8章,包括BP算法、密度进化、LDPC卷积码和广义LDPC码等内容。 第1章 通信和信息论初步   1.1 数字通信系统    1.1.1 通信和通信系统    1.1.2 信道编码   1.2 消息、信号与信息    1.2.1 消息、信号与信息的定义    1.2.2 信息的度量   1.3 有扰离散信道的容量    1.3.1 有扰离散信道的描述    1.3.2 有扰离散信道的信息传输速率和信道容量 
  3. 所属分类:讲义

    • 发布日期:2016-04-20
    • 文件大小:36700160
    • 提供者:cyoki1991
  1. LDPC码基础与应用—贺鹤云编著

  2. 本书从理论到实践由浅入深地介绍了LDPC码的编译原理及其在不同信道下的应用。全书共分8章,包括BP算法、密度进化、LDPC卷积码和广义LDPC码等内容。 第1章 通信和信息论初步   1.1 数字通信系统    1.1.1 通信和通信系统    1.1.2 信道编码   1.2 消息、信号与信息    1.2.1 消息、信号与信息的定义    1.2.2 信息的度量   1.3 有扰离散信道的容量    1.3.1 有扰离散信道的描述    1.3.2 有扰离散信道的信息传输速率和信道容量 
  3. 所属分类:专业指导

    • 发布日期:2018-04-15
    • 文件大小:35651584
    • 提供者:lichuanlclc
  1. 74汉明码硬判决最大似然和积算法SPA仿真程序-hammingcodedecoding.doc

  2. 74汉明码硬判决最大似然和积算法SPA仿真程序-hammingcodedecoding.doc 汉明码,硬判决译码,最大似然译码、和积算法(SPA)matlab仿真程序 三种译码方法的原理、matlab程序附在word附件中! 供大家学习参考 分别采用硬判决、最大似然译码(MLD)、以及和积算法(SPA)三种译码方法对(7,4)汉明为了节省仿真时间,对随机产生8*105个二进制信息进行编译码,仿真结果表明,在加性高斯信道下,得到在误码率为10-4时 (7,4)汉明码的最大似然译码较硬判决译码多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19-08-13
    • 文件大小:101376
    • 提供者:weixin_39841856
  1. C++实现的汉明码(功能完善)

  2. 1、生成汉明编码 输入:任意一个字符串 输出:生成的经过汉明编码的结果(以十六进制字符串形式输出) 2、汉明编码的校验 输入:任意一个经过汉明编码的结果 输出:若无错误,可输出“无错误”之类的提示;若有错误,纠正并输出。
  3. 所属分类:C/C++

    • 发布日期:2020-04-29
    • 文件大小:5120
    • 提供者:weixin_43753267
  1. 基于汉明码校验的AES数据加密记录器设计

  2. 以FPGA为硬件设计平台,实现AES数据加密记录器,重点讲述了AES算法的FPGA实现。利用MATLAB软件完成算法的密钥扩展及S盒设计,使其在硬件中的设计简化为查表操作;整体算法的设计采用流水线技术,提高了加密速度。同时,设计了汉明校验码解决由于NAND Flash位翻转经加密后带来的误码扩散的问题,将最后的纠错工作设计在计算机上完成,降低对硬件读数的影响,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该设计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10-17
    • 文件大小:907264
    • 提供者:weixin_38631773
  1. 通信与网络中的POCSAG码

  2. ——POCSAG码由英国邮政总局研究成功的。1980年首次在英国的单音无线寻呼系统中得到应用。 ——POCSAG码具有编码效率高、纠错能力强、地址容量大等优点,因此在无线寻呼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1982年国际无线电通信咨询委员会(CCIR)将其定为“一号无线寻呼码”,又称“国际一号码”。我国亦将其做为公众无线寻呼的标准码。 ——POCSAG码的码字类型为BCH(31,21)加1bit偶校验码,汉明距r=6,码字结构为576bit前置码后接若干字群,每一字群总长度为544bit,由32bit同步码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12-13
    • 文件大小:38912
    • 提供者:weixin_38546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