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本网站![请登录][注册会员]  

搜索资源列表

  1. 激光核聚变最近的进展

  2. 随着大功率激光器输出功率的提高,由热核聚变反应产生的中子数呈指数增加。图1表示过去10年里中子产额的变化。它记录了从1978年激光Ⅳ号输出1 kJ开始,激光输出增大30倍、中子产额增加100万倍的发展情况。因为由一次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中子与α粒子能量之和)为17.6 MeV,所以核聚变反应产生能量的世界记彔是28.2 J(就1986年中子产额1013个而言)约为入射激光能量30 kJ的0.1%。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2-25
    • 文件大小:1048576
    • 提供者:weixin_38587005
  1. 激光核聚变与激光技术

  2. 随着核聚变研究的进展和核聚变用激光器的开发,高功率激光技术得迅速的发展。这项技术与激光应用产业技术密切相关,同时提高了尖端技术的水平,不断扩大它的应用范围。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2-25
    • 文件大小:1048576
    • 提供者:weixin_38719540
  1. 激光聚变近况

  2. 和某些拫导相反,试图利用惯性约束来达到受控热核聚变的规划正在生气勃勃地进行,并且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科学进展。例如,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地将聚变燃料小丸压缩到100倍以上的液氢密度。这样高倍数的压缩仅仅在二年前还是前所未闻的,这表明,将在今后几年内达到点火和能量增益所需要的压缩倍数(700~3000倍)。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2-25
    • 文件大小:2097152
    • 提供者:weixin_38682518
  1. 激光核聚变去向何处

  2. 在过去的三年中,能源部惯性约束聚变计划在解决其本身的主要科学问题上取得重大进展。釆用短波长激光使束靶达到蒿效率耦合。并用空腔靶(接近黑体)获得高密度聚爆。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2-25
    • 文件大小:1048576
    • 提供者:weixin_38728347
  1. 英国卢瑟福-阿普尔顿实验所激光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工作进展

  2. 1976年,英国政府科学研究委员会采取果断措施终止对英国几个主要大学高功率激光器的投资,而集中大笔资金于卢瑟福实验所(1981年正式改名为卢瑟福-阿普尔顿实验所)建造了先进的“中心激光装置”,1981年命名为VULCAN (火神)装置。“火神”装置向14所有等离子体物理专业和X光激光研究的英国大学全面开放,近年来又吸收世界各大激光核聚变实验室的科学家参加实验,使得围绕“火神”装置的激光等离子体研究工作异常活跃,研究队伍已扩大到近一。近年来每年平均在各种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有60~70篇,其研究内容涉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2-25
    • 文件大小:3145728
    • 提供者:weixin_38565221
  1. 光学镀膜技术和装备的进展与趋势

  2. 光学薄膜是现代光学和光电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光通信、光学显示、激光加工、激光核聚变等高科技及产业领域已经成为核心元器件,其技术突破常常成为现代光学及光电系统加速发展的主因。光学薄膜的技术性能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应用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及成本。如图1是光通讯技术中使用窄带滤光片调制不同的通讯通道示意图[1]。图2是激光核聚变系统中大量使用到的薄膜元器件[2]。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精密光学系统对光学薄膜的光谱控制能力和精度要求越来越高,而消费电子对光学薄膜器件的需求更强调超大的量产规模和普通大众的易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2-23
    • 文件大小:1048576
    • 提供者:weixin_38529486
  1. 高功率固体激光系统中的“热像”效应

  2. “热像”效应是制约高功率激光系统,特别是惯性约束核聚变(ICF)激光驱动器安全运行和提高输出功率的瓶颈因素之一。在某些条件下,往往系统运行在典型的损伤阈值功率之下时,某些光学元件也会因为“热像”效应的存在而意外地遭受损伤。总结介绍了近年来关于“热像”效应研究的新进展,包括“热像”形成的衍射理论模型、薄片近似下的解析理论分析结果、厚介质及级联介质情况下激光“热像”的演化规律、多散射点形成“热像”的特点以及“热像”效应的抑制方法等。最后指出理论及实验上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2-12
    • 文件大小:1048576
    • 提供者:weixin_38676216
  1. 大阪大学激光聚变压缩的新进展

  2. 大阪大学激光核聚变研究中心用自己研制的聚苯乙烯制中空球壳燃料作为核聚变反应用的新型靶丸,用该燃料在世界最高级的玻璃激光系统“激光12号”的压缩实验中,成功地得到最大压缩密度50 g/cm2(约45倍大气下密度)、中心温度1000万 ℃这一世界最高水平的压缩。这是在激光器验出10 kJ的情况下实现的,并证实了高压缩密度,计划用几年后设置的短波长100 kJ激光系统实现得失相当。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2-08
    • 文件大小:1048576
    • 提供者:weixin_38676058
  1. 固体激光器的最近进展

  2. 自1960年6月Maiman使用1立方厘米的红宝石在历史上第一次使激光振荡以来,到今年正好经历了20年。在这一段时间里,固体激光器有了惊人的发展,不仅在理化领域,而且在各种产业和医用部门,各种固体激光器广泛地得到实际使用。特别是以Nd:YAG激光器为核心的激光加工装置和激光测距装置的巨大进展,以激光核聚变为目标的玻璃激光系统功率的不断提高,更是引人注目。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2-08
    • 文件大小:6291456
    • 提供者:weixin_38536397
  1. 激光热核聚变

  2. Μ. A. Леонтович是位杰出的物理学家,在解决可控热核聚变问题上,他作出过巨大的努力。能在这本奉献他八十寿辰的纪念文集中,发表自己对激光受控热核聚变研究方向的看法,我感到高兴。目前这个领域正取得重大进展。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2-08
    • 文件大小:2097152
    • 提供者:weixin_38591291
  1. 激光核聚变进展

  2. 在过去一年中,激光核聚变的实验和理论,玻璃激光器和靶的研究,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因而极其广阔地展示出激光核聚变的前景。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2-08
    • 文件大小:523264
    • 提供者:weixin_38727798
  1. 激光核聚变

  2. 报导了两方面的进展情况。美国能源部是乐观地宣布他们的进展的。私人投资的KMS聚变公司的更详细报导需要进行讨论。下面介绍的S. B. Segall(KMS)的工作是今年发表的。该短评描述了一种用电子泵浦的激光系统,其优点在于效率高,波长可调,脉冲宽度和波形可变,而且是在真空中工作。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2-08
    • 文件大小:1048576
    • 提供者:weixin_38520437
  1. 关于激光核聚变的若干问题

  2. 氘-氚的聚变反应过程是Harteck、Oliphant和Rutherford在1933年首先发现的。为了使聚变反应以受控的方式进行,以解决人类未来的能源问题,各国科技人员在五十年代初就开始了高温等离子体和受控热核反应的研究。近年来,在探索采用磁场来约束密度较低的等离子体的聚变反应堆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但是,由于磁场约束问题远未解决,因而提出了一种采用惯性约束的激光等离子体的聚变反应堆方案,这是随着激光器的问世和大功率激光器的发展而开拓的新研究领域。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2-08
    • 文件大小:4194304
    • 提供者:weixin_38686267
  1. 用激光测量等离子体

  2. 由于等离子体物理和核聚变研究的进展,要处理的等离子体参量在扩大,等离子体的测量也发展到了各种领域。等离子体按其种类不同可成为从真空紫外波段到X射线波段以及从远红外波段到微波波段的范围宽广的电磁波的发生源,利用这些发生源可以测量等离子体。此外利用高速中性粒子、荷电粒子等的粒子测定工作也在发展。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2-08
    • 文件大小:2097152
    • 提供者:weixin_38732519
  1. 1987年激光核聚变的进展

  2. 惯性聚变是产生聚变能的一种特有的简单方法。将装有燃料的小丸注入一间大室的中心。靶丸的外部以激光或离子束直接或间接加热,再以其喷出的热物质利用球形火箭效应向内驱动其余燃料,使之达到髙密度。惯性聚变室不需要磁性线圈,也许还不需要髙真空。这些高技术设备——激光装置或离子加速器,再加靶丸工厂,可以远离聚变室设置,以便易于接近和维修。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2-05
    • 文件大小:1048576
    • 提供者:weixin_38611796
  1. 里弗莫尔和萝切斯特的激光核聚变进展

  2. 经过几年的踌躇和等待新研究成果后,惯性约朿核聚变似乎又开始前进。计划管理人员颇为振奋,开始规划“实验室微聚变装置”的下一代聚变驱动器。最好的消息来自髙度保密的“队长哈立特”计划。据说该计划曾利用核爆产生的X射线“点燃”聚变燃料小丸。好消息也来自罗切斯特大学力能学实验室的非保密实验,利用直接驱动法进行惯性约束核聚变。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2-05
    • 文件大小:1048576
    • 提供者:weixin_38686041
  1. 国际原子能局等离子体核聚变国际会议报告激光核聚变欧洲会议

  2. 惯性约束的激光核聚变的研究,在1976年取得了划时代的进展。进展状况在标题所列的两个国际会议上得到总结。最引人注目的成果是,封入氘-氚的玻璃微气球以爆炸推进式聚爆,观测到每次发射的中子产额为100,证实了这是由封入氘-氚气体的压缩引起的热核聚变反应所致。由此明确证实利用聚爆有可能得到惯性约束核聚变,各国都在大规模且有组织地竞相从事以得失相当为目标的研究与发展工作。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2-05
    • 文件大小:3145728
    • 提供者:weixin_38722348
  1. 受控核聚变——用激光器加热等离子体

  2. 二十年来,为了获得受控核聚变反应而取得的进展一般说来是靠对专题作直接和持久的研究,而很少从其它学科的技术进展得到什么好处。目前看来,过去几年为产生强激光脉冲而取得的进展会有助于解决产生及加热等离子体时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2-05
    • 文件大小:2097152
    • 提供者:weixin_38615591
  1. 我和王淦昌先生的忘年交

  2. 上一篇文章介绍了我从事准分子激光研究时与导师黄武汉先生的一些历史片段。事实上,在20世纪80-90年代,我和王淦昌先生还有一段准分子激光合作研究的忘年交。1984年12月,王淦昌先生在《核科学工程》上发表的“惯性约束聚变研究的进展”一文中指出,氟化氪准分子激光作为高功率激光源在激光核聚变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上海光机所副所长邓锡铭从北京开完会,回到上海找到我,跟我谈及了北京原子能研究院要开展准分子激光研究,王淦昌先生要邓锡明介绍一个上海光机所从事准分子激光研究的科研人员,于是邓锡明推荐了我,要我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2-05
    • 文件大小:2097152
    • 提供者:weixin_38626984
  1. 神光-Ⅲ主机装置研制进展

  2. 惯性约束聚变(ICF)是实现受控热核聚变的主要途径之一,其驱动源主要是大型高功率激光装置。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承担的神光-Ⅲ主机装置目前已基本完成建设。该装置是目前世界上输出能力第二大激光装置,是我国ICF研究的重要实验平台。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2-04
    • 文件大小:2097152
    • 提供者:weixin_38696582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