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本网站![请登录][注册会员]  

搜索资源列表

  1. 基于热工性能的研究系统辨识理论的建筑物围护结构综合

  2. 建筑物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综合体,有墙体、窗户、门等。施工手段和水平对建筑物的保温和节能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国内外所采用的热流计法和热箱法都可以测量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但都只是测量单一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无法测量出经过施工后围护结构整体的实际热工性能。本文针对目前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仪器不全面的情况,运用自动控制理论中的传递函数和系统辨识理论,通过测量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响应特性,计算围护结构的综合传热系数,从而判断建筑物是否满足节能要求。
  3. 所属分类:教育

    • 发布日期:2011-06-23
    • 文件大小:1048576
    • 提供者:timeme
  1. 渤海冰水间的热传递系数

  2. 渤海冰水间的热传递系数
  3. 所属分类:交通

    • 发布日期:2016-06-02
    • 文件大小:63488
    • 提供者:u011171235
  1. 2018年全国数学建模竞赛A题

  2. 热防护服是高温环境工作人群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多层热防护织物内部传热规律进行研究,建立防护服装内部的热传递模型,从而解决外界环境温度一定时,防护服各层随时间变化的温度分布问题和各层织物材料的最优厚度问题。 假人处于恒高温环境中,不考虑防护服织物的边缘热量损失,且人体和防护服的空气间隔很小,忽略空气的自然对流,只考虑热传导;故可以把织物视为导热多层平面,且属于非稳态导热过程。建立“高温环境-防护服-假人体表”系统;由傅里叶定律描述导热速率,将温度的变化转是能量传递的结果,将其看作电
  3. 所属分类:讲义

    • 发布日期:2018-10-15
    • 文件大小:1048576
    • 提供者:weixin_43424177
  1. matlab开发-辐射热传递系数技术工程

  2. matlab开发-辐射热传递系数技术工程。对于任何平面几何体,形状因子和面积都是广义的。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19-08-28
    • 文件大小:10240
    • 提供者:weixin_38743481
  1. 一种确定离心铸造界面换热系数的数学模型

  2. 一种确定离心铸造界面换热系数的数学模型,徐达鸣,范学燚,在充型过程中,铸型与金属熔液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间隙,这些空隙阻碍了铸型与金属熔体之间的热量传递,形成了较大的界面热阻。铸件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2-08
    • 文件大小:239616
    • 提供者:weixin_38686677
  1. 风流与湿润围岩的热-质交换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 为了分析风流与完全湿润岩壁的热-质交换特性及相关影响因素,通过相似理论建立了物理模型,解决了相关问题难以现场实测的难题,分析了冷风流与完全湿润围岩间的传热与传质过程,进一步研究了风流速度、湿度、温度、围岩岩壁温度等因素对降温控制区内传质及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假定降温控制区域内风流的水蒸气分压力为线性分布时,计算结果的误差为5%~10%;交换过程中潜热传递约占总换热量的80%;其他条件一定时,风流速度增加25%,传质量增加约33%;送风相对湿度增加12.5%,传质量减少约11%;送风温度增加10%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6-04
    • 文件大小:1048576
    • 提供者:weixin_38506835
  1. 板翅片与工作流体平行流动的换热器性能实验分析

  2. 热交换器是由于温度差而使热量从一种流体传递到另一种流体的装置。 当前论文中提出的热交换器,其中,在管子内部使水流动,而在管子外部使空气流动,其目的在于使循环水冷却,从而冷却机器的发动机。 这样的热交换器在汽车工业以及加热和冷却设备以及HVAC系统等中得到应用。使用表面散热片,空气侧的热交换器的表面总是趋向于大得多,以便于使两侧的热阻均等。这是因为热交换器从水侧传热的速率要大得多。 此外,本文将提供分析和实验研究,以确定各种工作流体流量的板翅式换热器性能,以便获得最高的性能值,例如:总传热系数U,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6-03
    • 文件大小:1048576
    • 提供者:weixin_38629449
  1. 轴向功率超声珩磨热热量分配问题的研究

  2. 功率超声珩磨技术是磨削加工中的一种应用,常用于发动机缸套的精密与光整加工。珩磨加工过程中,磨粒与工件的相互作用产生大量热量,并有很大一部分热量传递到工件中,从而可能对工件造成热损伤。为衡量轴向功率超声珩磨过程中珩磨热传递到工件、砂轮、磨屑和冷却液中热量的多少,建立了轴向功率超声珩磨磨削区热量分配比例模型、磨粒—工件模型和冷却液对流换热模型。提出了超声珩磨时磨削区冷却液在超声振动作用下发生的空化效应会改变磨削区冷却液的流动状态的观点。得出超声珩磨可提高冷却液的换热效率,减小传递到工件表面的磨削热量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7-03
    • 文件大小:832512
    • 提供者:weixin_38669832
  1. 救生舱热防护性能研究

  2. 研究了救生舱的结构特征和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针对救生舱隔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根据军用方舱总传热系数的测试标准,采用实验方法测定救生舱的总体传热系数。在救生舱内进行了真人实验,并根据测定的总体传热系数计算救生舱内产热的热负荷。定量研究了救生舱工作过程中,外界传热和舱内产热的规律,提出了救生舱热防护性能的研究方法。对于研究和开发救生舱制冷系统,调节舱内温度环境具有指导意义。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7-15
    • 文件大小:214016
    • 提供者:weixin_38539053
  1. LED照明中的LED灯具散热建模仿真关键问题研究(二)

  2. 4 散热材料导热系数和辐射率   4.1 散热材料导热系数   材料的导热系数高低反映的是材料热传导能力的强弱,热传导是影响散热的最根本因素,它决定了LED 灯具产生的热量能否有效、快速传递到灯具散热表面。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因其物理属性、生产工艺等有所不同。仿真分析14W LED PAR30 射灯,采用不同导热系数的散热材料,对LED 灯具的工作温度产生的影响,仿真结果如图9所示,说明材料的导热系数越高,最终的LED 灯具工作温度越低,散热效果越好。      4.2 散热材料辐射率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10-20
    • 文件大小:212992
    • 提供者:weixin_38746738
  1. TE提供全新PolyZen YC器件系列

  2. TE Connectivity旗下业务部门TE电路保护部现在提供全新PolyZen YC器件系列,这些器件提供了一种集成式方法帮助保护平板电脑、机顶盒、硬盘和DC电源端口等消费电子产品,避免静电放电(ESD)和其它可能危害应用并且导致安全和保修问题之电气过压事件引起的损坏。全新PolyZen ZEN056V230A16YC和ZEN056V260A16YC器件在紧凑的(4.0mm x 5.0mm x 1.2mm)封装中结合了一个精密齐纳二极管和可自恢复PolySwitch聚合物正温度系数(PPTC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10-19
    • 文件大小:54272
    • 提供者:weixin_38743054
  1. 基于1,2-二氯乙烷裂解炉运行时间模拟的焦炭沉积影响

  2. 模拟了工业二氯化乙烯裂解器的整个循环。考虑到炉子与React器之间的强烈热耦合,将裂解炉分为两部分:炉子模型和React器模型,其中热通量和烟气温度曲线将这两个模型连接起来。采用具有焦炭形成的自由基机理描述了具有24个React方程式和31个组分的EDC裂解React。在全周期模拟中,研究了两个重要方面,即CCl4浓度和燃料气体分配,以了解整个操作周期的总体效益。将促进剂CCl4添加到EDC原料中可以改善EDC转化率。然而,该过程加剧了焦化React,这导致裂化性能的急剧下降和运行周期的缩短。另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3-18
    • 文件大小:2097152
    • 提供者:weixin_38502292
  1. 消热差光学系统设计

  2. 引入光学材料的规化热差系数T和规化色差系数C, 得到对无热差光学系统设计的材料选择具有指导作用的T-C图。 提出基于热差互补原理的无热差光学系统设计方法, 建立了一组既消热差又消色差的方程组。 给出了应用这种设计方法设计的密接三片和三分离两种结构型式的无热差系统在不同温度时的像面位移、 垂轴像差和各色传递函数曲线。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2-11
    • 文件大小:1048576
    • 提供者:weixin_38575456
  1. 建筑节能镀膜玻璃热传递系数的研究

  2. 建筑节能镀膜玻璃的热传递系数k是反映节能薄膜性能的重要指标。本文提出其热传递系数的计算和测量方法,并介绍部分测量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节能薄膜确能较大地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2-11
    • 文件大小:518144
    • 提供者:weixin_38662213
  1. 激光辐照生物组织傅里叶与非傅里叶热传导效应

  2. 对描述激光辐照生物组织光热响应的经典生物热传递模型和生物热波模型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模型的适用条件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激光辐照时间接近或小于生物组织热释放时间时,基于生物热波模型的结果与经典生物热传导模型的结果差异明显,采用后者对热损伤进行评估引起的误差较大。对于生物热波模型,考察点所在深度越浅,非傅里叶导热特征越明显。比较两种生物热传导模型,第一层血液灌注率和吸收系数对辐射原点的瞬态温度分布均有影响,但不改变其热特征。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2-10
    • 文件大小:1048576
    • 提供者:weixin_38656462
  1. 高空高速航空相机光学窗口的热光学分析

  2. 分析航空相机光学窗口的热光学特性,选定熔石英作为窗口玻璃的材料,将热流密度加权分配到窗口外表面各个区域,并考虑整个窗口玻璃的辐射来计算其在一个工作循环内的温度分布。高空高速飞行时,气动热使窗口外表面的温度急剧上升,由于熔石英的导热率很小,窗口产生很大的轴向温差,分别取轴向温差55 ℃,70 ℃和90 ℃时的工况计算窗口热变形;光学窗口内、外表面的变形规律为近似球面,计算了其近似曲率半径,计算由面形变化和折射率变化引起的光程差并转化为Zernike多项式;将Zernike多项式系数带入Code V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2-09
    • 文件大小:5242880
    • 提供者:weixin_38564990
  1. 航空变焦距镜头被动消热设计

  2. 为减小温度对航空变焦距镜头成像质量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基于差动原理的被动消热结构。通过NX Nastran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变焦镜头在高温和低温两种工况下进行了热分析,利用消热原理及分析数据对变焦镜头4个组件进行了消热设计。对消热设计前、后的变焦镜头进行了消热结构耦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变焦镜头经过消热设计后最大热变形量减小了0.03 mm。利用泽尼克系数作为数据接口,将获得的热结构分析结果作为光学分析软件Code V输入,仿真出了消热设计前、后变焦镜头在+55 ℃时的光学传递函数曲线。和镜头设计传递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2-09
    • 文件大小:4194304
    • 提供者:weixin_38606206
  1. 基于光纤传感水热平衡法测量碳纤维圆筒结构的热扩散系数

  2. 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和傅里叶热传导方程提出了一种实现复合材料圆筒结构热扩散系数测量的水热平衡法,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当圆筒结构内部流体温度升高,由初始低温平衡状态向高温平衡状态过渡,其内部流体热量从内向外传递,由于热阻的存在,而使内外壁呈现不同的温度特性,导致内外壁温度分布呈现差异性;依此原理,利用光纤布拉格光栅温度敏感特性,获取中心波长与温度函数关系及中心波长与时间函数关系,确定圆筒结构温度分布函数;根据傅里叶一维导热方程和边界条件即可求得结构热扩散系数。实验表明,升温测量与降温测量结果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2-08
    • 文件大小:2097152
    • 提供者:weixin_38594266
  1. 挠性压圈在被动式热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2. 为了实现红外光学系统的被动式无热化,设计了挠性压圈,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对透镜表面的接触应力和挠性压圈结构参数的灵敏度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光机结构的无热化要求介绍了挠性压圈,对两种常用的挠性压圈进行了热变形分析;然后,在分析挠性压圈的灵敏度系数的基础之上,对单透镜组件设计了相应的挠性结构,说明了挠性构件在被动式无热化中能够减小透镜表面的接触应力以及增加对镜座材料的选择;最后,将挠性压圈应用在三片式透镜的光学系统当中。通过分析计算,当调制传递函数(MTF)的空间频率为10 lp/mm 时,挠性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2-05
    • 文件大小:2097152
    • 提供者:weixin_38530846
  1. 光电对抗平台变焦镜头被动消热差结构设计与光机热集成分析

  2. 对空基光电对抗平台可见光变焦镜头进行了光机结构设计以及被动消热差设计,依据-20~50 ℃的工作温度指标要求,对变焦镜头进行光机热集成分析。用Patran软件对镜头加载温度应力,计算光机结构的热弹性变形,用Nastran软件解算热变形后各光学元件镜面节点的刚体位移。用Sigfit光机接口软件分析变形后每个透镜表面的Zernike系数,将结果导入Zemax中,预判镜片面型变化以及刚体位移变化对调制传递函数(MTF)与波前差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20~50 ℃的温度载荷下,后固定组的最大轴向位移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01-26
    • 文件大小:6291456
    • 提供者:weixin_38679277
« 1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