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本网站![请登录][注册会员]  

搜索资源列表

  1. 顶板离层监测系统

  2. 这是晋煤集团已经应用的煤矿顶板离层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3. 所属分类:制造

    • 发布日期:2013-03-15
    • 文件大小:347136
    • 提供者:mavszk
  1. 崔木煤矿顶板离层水防治技术

  2. 为解决崔木煤矿煤层顶板高位离层水体突水灾害问题,通过分析涌突水规律,采用数值计算对煤层顶板涌突水与水位联动机制、离层发育位置和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防治离层水水害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洛河组水位变化与井下涌突水有较强的关联性;顶板离层发育位置和导水裂隙带高度揭示了在洛河组底部将发育有离层空间并充水;在以往研究结果基础上,采取井下探放水钻孔对离层水进行疏放是防治离层水水害的有效措施,该措施使该矿21303工作面回采期间最大涌水量控制在30 m3/h以下,同时为我国西部侏罗系煤炭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5-22
    • 文件大小:401408
    • 提供者:weixin_38593380
  1. 巨厚煤层顶板离层水致灾机理研究

  2. 为探讨巨厚煤层顶板离层水的致灾机理,以陕西焦坪矿区某矿1418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突水特征及突水地质条件,并基于“拱梁平衡理论”,对可致灾离层发育层位进行了判别,对离层水发育的周期进行了计算,采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对覆岩离层及导水裂缝带的发育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可致灾的“空腔型”离层发育在直罗组泥岩和宜君组粗砾岩之间,主关键层破断周期间隔距离为190 m;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约245 m,导通至洛河组下段砂岩裂隙潜水含水层;顶板离层突水具有动态周期性特点,当“空腔型”离层形成稳定“储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5-19
    • 文件大小:1048576
    • 提供者:weixin_38748740
  1. 李家楼煤矿离层水害的成因与防治

  2. 在东山煤矿集团李家楼煤矿1202工作面老空区短期突水的水源难以确定的情况下,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否定了原有的陷落柱突水的认识,顶板导水裂隙带的计算确定了2#煤和上覆7.5 m的03#煤开采造成的顶板的复合破裂形成的导水裂隙带高度小于煤层顶板隔水层的厚度,隔水层与上覆厚层砂岩含水层组合具备了离层空间的形成条件,离层空间的底板的隔水层的完整性没有遭到破坏,大气降水给离层空间的充水具备了存储条件。离层带底板的突然破坏是造成突水的根本原因。离散元数值模拟再现了次生离层空间的形成过程,证实了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的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5-19
    • 文件大小:1048576
    • 提供者:weixin_38700320
  1. 庞庄煤矿七煤顶板离层界限值的确定

  2. 通过对庞庄煤矿七煤巷道顶板离层仪的使用与观测,确定顶板离层临界值,并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有效地预防顶板事故的发生。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5-18
    • 文件大小:97280
    • 提供者:weixin_38735987
  1. 综采工作面顶板次生离层水害形成机理分析

  2. 为了提高顶板离层水害防治效果,分析了离层水害形成的必要条件。采用力学分析的方法,结合关键层理论,推导出主采煤层覆岩中产生离层的判别式。研究表明:离层水害的形成取决于离层的形成、离层发育位置、离层补给水源和可积水离层空间持续时间。离层沿工作面推进方向的长度、离层发育高度、离层与煤层垂向距离、离层中心距工作面开切眼距离及工作面推进距离等5个参数确定了离层空间尺寸,该尺寸的大小控制了离层水的水量。以宁夏某煤矿综采工作面为例,分析了该矿顶板次生离层水形成的层位、储水空间大小。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5-18
    • 文件大小:722944
    • 提供者:weixin_38650150
  1. 老虎台井田离层裂隙发育特征探讨

  2. 为了优化老虎台井田工作面布置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水技术措施,以计算机数值模拟为手段,从煤田特殊的煤岩层-断层空间关系出发,深入研究了工作面重复采动情况下上覆岩层中产生的位移特征、断层面两盘岩层位移特征和离层发育位置及高度等特征,从而科学地揭示了离层裂隙在煤层重复开采时的发育特征。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5-18
    • 文件大小:217088
    • 提供者:weixin_38651286
  1. 基于射频通信的顶板离层位移监控系统的设计

  2. 为进一步改善井下生产的安全,设计了一种基于射频通信的顶板离层位移监控系统。其检测分站计算出顶板离层位移量,再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下一级分站,数据通过接力的方式一级一级往上传输,最后通过CAN总线传输至地面监控主机。分站采用了低功耗设计,具有定时开机、自动关机功能。系统采用电池供电和无线通信,大大减小了安装和维护的工作量。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5-15
    • 文件大小:153600
    • 提供者:weixin_38663113
  1. 基于顶板离层理论的液压支架初撑力设计

  2. 初撑力在煤矿工作面液压支架参数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对顶板控制的重要性已得到普遍认同。通过直接顶与老顶之间关系,建立叠合超静定梁的离层力学模型,求解液压支架的最佳初撑力范围,指导煤矿实际生产,可以减少顶板离层,增加顶板的稳定性,同时减少了支护成本,提高了采矿工作面的安全性。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5-13
    • 文件大小:247808
    • 提供者:weixin_38520192
  1. 用AVR单片机实现的矿井顶板离层容栅位移测量系统

  2. 本文详细分析了容栅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容栅传感器测量矿井顶板离层位移的系统,并利用单片机C语言实现了对容栅传感器输出信号的采集。该系统可以实现容栅传感器和上位机的通信,极大的丰富了容栅传感器的功能,使测量到的数据便于保存、处理和分析。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5-12
    • 文件大小:602112
    • 提供者:weixin_38733367
  1. 厚硬火成岩下采动离层发育规律与判别方法

  2. 针对在厚硬火成岩顶板下的采煤工程实例,理论分析了离层空间形成的机理与条件,并对研究区首采面"空腔型"离层空间位置进行判别;采用数值方法和光纤监测技术对厚硬火成岩下离层空间的演化与覆岩变形特征进行了过程模拟和动态监测分析。研究表明:首采面顶板覆岩共发育5处"空腔型"离层;上覆硬岩运移过程可分为下部支撑、底部离层扩展、失稳运移、离层闭合4个阶段;光纤监测结果在离层位置拉应力值逐渐增大,当离层上覆岩层受自重应力而失稳时,离层由下位岩层逐渐向上位岩层发展,直至发育到上位火成岩为止,这与数值模拟、理论判别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5-10
    • 文件大小:556032
    • 提供者:weixin_38626943
  1. 基于MMA253F角度传感器的顶板离层仪的设计

  2. 介绍了MMA253F隧道磁电阻(TMR)双轴角度传感器的原理和特性,设计了以MSP430F235为MCU,以MMA253F为位置反馈的顶板离层仪,给出了基于MMA253F的位移检测策略,并详细分析了接口电路和编程原理。该顶板离层仪克服了传统拉线位移传感器无法与外部环境完全隔离的缺点,实现了对顶板离层位移的无接触测量。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5-09
    • 文件大小:290816
    • 提供者:weixin_38575421
  1. 综放开采覆岩离层形成机理

  2. 以济宁二号煤矿采空区疏放水异常为例,基于组合梁原理得到离层发育层位判别公式对工作面离层发育位置进行预计,利用离散元软件UDEC对工作面离层动态发育过程及分布规律进行模拟,通过三维地震对离层发育层位及分布范围进行探测。结果表明,工作面达到充分采动后,最大离层约发育于顶板60 m的泥岩与上部厚层中细砂岩之间。依据薄板弹性理论,通过计算离层上下位岩层板的挠度差来预计离层体积,可作为采场顶板可发育离层最大总体积。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5-09
    • 文件大小:1048576
    • 提供者:weixin_38751905
  1. 顶板离层检测的二维地质雷达正演数值模拟

  2. 为了能够识别顶板中的隐藏离层信息,从而为预防顶板事故的发生提供判断依据,运用GprMax地质雷达(GPR)模拟软件对顶板中的离层进行二维正演模拟,并研究顶板离层的地质雷达图像特征。基于时域有限差分(FDTD)原理,建立了不同频率、不同离层厚度、不同介电常数和不同离层深度的四类几何模型并进行正演模拟。最后通过对这四类模拟结果的图像特征进行分析,证明地质雷达正演模拟方法用于顶板离层检测是可行的。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5-08
    • 文件大小:560128
    • 提供者:weixin_38730767
  1. 巷道顶板离层失稳机理及预警防治技术

  2. 为预防巷道顶板事故的发生,结合顶板稳定性安全潜力评价法对失稳机理进行研究,着重研究巷帮塑性区范围与顶板离层失稳的相关关系,提出了一种巷道顶板失稳综合预警体系。以31305工作面辅运顺槽为例,通过分析得出顶板存在失稳风险,及时采取补打帮锚索+顶锚索+W钢带的补强支护措施来控制围岩深度变形。从现场监测结果可知,控制围岩变形效果较好,有效降低巷道顶板事故发生的风险系数。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5-08
    • 文件大小:250880
    • 提供者:weixin_38649356
  1. 采场覆岩离层演化的光纤光栅检测实验研究

  2. 为定量化研究采场上覆岩层离层规律,采用相似材料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模拟煤矿回采过程,用光纤光栅传感技术构建相似材料物理模型实验的覆岩移动的监测方法和系统。实验制作了一个3 m×1.19 m×0.2 m的相似材料平面模型,几何相似比为1∶200,同时在模型内埋设9个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和1个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用以研究模型开挖过程中覆岩运移状态与光纤光栅传感器测试结果的对应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光纤光栅传感器应变量与岩层运移状态密切相关。传感器所在岩层层位发生离层时,传感器受拉应力作用使其应变量发生跃升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5-08
    • 文件大小:357376
    • 提供者:weixin_38721252
  1. 锚网索联合支护沿空留巷顶板离层分析

  2. 在锚网索联合支护条件下,将沿空留巷顶板的变形分为3种类型,分析了顶板离层与顶板变形形态的关系,阐述了顶板离层机理,计算了顶板离层临界值,并将理论分析结果应用于四川达竹煤电集团金刚煤矿3117回采工作面沿空留巷中,巷内采用锚网索联合主动支护方式控制顶板离层,巷旁采空区侧增补顶板锚索及时切顶以弥补普通混凝土巷旁充填体初期强度之不足。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5-08
    • 文件大小:1048576
    • 提供者:weixin_38632247
  1. 济宁三号煤矿采场顶板离层水对生产的影响

  2. 详细介绍了研究区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对济宁三号煤矿3上煤顶板离层水形成条件及对生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采用导流孔和截流孔来防治离层水突水。结果表明:井田部分区域3上煤导水裂缝带上部岩组由厚层中细砂岩及泥岩交叉互层构成,3上煤顶板砂岩富水性较好,具备离层水形成条件,且以静水压涌突水为主。井田西区3上煤导水裂缝带顶板泥岩分布的大部分区域泥岩厚度小于安全临界厚度17.9m,开采受离层水影响,今后开采西区3煤时应注意离层水害的影响。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5-07
    • 文件大小:755712
    • 提供者:weixin_38513794
  1. 华亭大柳煤矿综放工作面顶板离层水层位分析

  2. 以华亭大柳煤矿4煤综放开采涌(突)水为例,通过覆岩关键层位置研究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结合离层水形成条件,分析区域离层水形成层位,并通过水质化验验证,确定了工作面涌(突)水水源,为华亭矿区乃至鄂尔多斯盆地较薄厚煤层开采防治水设计及措施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5-07
    • 文件大小:143360
    • 提供者:weixin_38746166
  1. 巨厚煤层综采工作面顶板离层水形成条件分析及危险性评价

  2. 基于海孜矿745工作面特大离层水突水事故勘查成果,从理论上分析论述了离层水的形成条件主要包括"空腔型"、"可积水"离层及补给水源。结合具体实例,依据离层水的形成条件对巨厚煤层综采工作面顶板离层水的危险性进行初步判别,判别结果与实际相符,可为离层水的勘查及防治提供依据。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05-06
    • 文件大小:196608
    • 提供者:weixin_38737176
« 12 3 4 5 6 7 8 9 10 ... 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