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本网站![请登录][注册会员]  

搜索资源列表

  1. 模拟操作系统内存管理

  2. 1、在该实验中,采用可变分区方式完成对存储空间的管理(即存储空间的分配与回收工作)。 2、设计用来记录主存使用情况的数据结构:已分区表和空闲分区表。 3、在设计好的数据结构上设计一个主存分配算法,要求实现的基本功能操作有:寻找空闲分区,空闲分区表的修改,已分区表的修改。 4、在设计好的数据结构上设计一个主存回收算法。其中,若回收的分区有上邻空闲分区和(或)下邻空闲分区,要求合并为一个空闲分区登记在空闲分区表的一个表项里。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09-05-19
    • 文件大小:50176
    • 提供者:chaoyuezhe1
  1. 操作系统实验(主存的分配与回收)

  2. 一、实验目的 熟悉主存的分配与回收。理解在不同的存储管理方式下,如何实现主存空间的分配与回收。掌握动态分区分配方式中的数据结构和分配算法及动态分区存储管理方式及其实现过程。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主存的分配和回收的实现是与主存储器的管理方式有关的。所谓分配,就是解决多道作业或多进程如何共享主存空间的问题。所谓回收,就是当作业运行完成时将作业或进程所占的主存空间归还给系统。 可变分区管理是指在处理作业过程中建立分区,使分区大小正好适合作业的需求,并且分区个数是可以调整的。当要装入一个作业时,根据作
  3. 所属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10-01-04
    • 文件大小:193536
    • 提供者:qqzhangfei
  1.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 采用可变分区方式完成对存储空间的管理

  2. 1、在该实验中,采用可变分区方式完成对存储空间的管理(即存储空间的分配与回收工作)。 2、设计用来记录主存使用情况的数据结构:已分区表和空闲分区表或链表。 3、在设计好的数据结构上设计一个主存分配算法。 4、在设计好的数据结构上设计一个主存回收算法。其中,若回收的分区有上邻空闲分区和(或)下邻空闲分区,要求合并为一个空闲分区登记在空闲分区表的一个表项里。
  3. 所属分类:其它

  1. 操作系统 内存管理 实验3 2学时 114

  2. 实验3 内存管理(2学时)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加强对内存管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二、实验内容 编写程序实现采用可变分区方法管理内存。 三、实验要求 1、在该实验中,采用可变分区方式完成对存储空间的管理(即存储空间的分配与回收工作)。 2、设计用来记录主存使用情况的数据结构:已分区表和空闲分区表或链表。 3、在设计好的数据结构上设计一个主存分配算法。 4、在设计好的数据结构上设计一个主存回收算法。其中,若回收的分区有上邻空闲分区和(或)下邻空闲分区,要求合并为一个空闲分区登记在空闲分区表的一
  3. 所属分类:Windows Server

    • 发布日期:2011-05-09
    • 文件大小:35840
    • 提供者:yuliu1212
  1. 操作系统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式的内存分配回收实验报告

  2. 带有流程图及注释源代码编写程序完成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式的内存分配回收。 具体包括:确定内存空间分配表; 采用最优适应算法完成内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 编写主函数对所做工作进行测试。
  3. 所属分类:OS

    • 发布日期:2011-05-24
    • 文件大小:948224
    • 提供者:hu199055
  1.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代码

  2.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在该实验中,采用可变分区方式完成对存储空间的管理(即存储空间的分配与回收工作)。
  3. 所属分类:C/C++

    • 发布日期:2011-05-25
    • 文件大小:50176
    • 提供者:kaqielifu
  1. 编写程序实现采用可变分区方法管理内存

  2. 1、在该实验中,采用可变分区方式完成对存储空间的管理(即存储空间的分配与回收工作)。 2、设计用来记录主存使用情况的数据结构:已分区表和空闲分区表或链表。 3、在设计好的数据结构上设计一个主存分配算法。 4、在设计好的数据结构上设计一个主存回收算法。其中,若回收的分区有上邻空闲分区和(或)下邻空闲分区,要求合并为一个空闲分区登记在空闲分区表的一个表项里。 5、(附加)若需要可以实现程序的浮动,对内存空间进行紧凑。
  3. 所属分类:C/C++

    • 发布日期:2011-05-25
    • 文件大小:1024
    • 提供者:shuwenmin
  1. 操作系统实验内存管理

  2. 操作体统实验题目——内存管理,、在该实验中,采用可变分区方式完成对存储空间的管理(即存储空间的分配与回收工作)。 2、设计用来记录主存使用情况的数据结构:已分区表和空闲分区表。 3、在设计好的数据结构上设计一个主存分配算法,要求实现的基本功能操作有:寻找空闲分区,空闲分区表的修改,已分区表的修改。 4、在设计好的数据结构上设计一个主存回收算法。其中,若回收的分区有上邻空闲分区和(或)下邻空闲分区,要求合并为一个空闲分区登记在空闲分区表的一个表项里。
  3. 所属分类:C++

    • 发布日期:2011-07-02
    • 文件大小:23552
    • 提供者:ly900103
  1. 内工大 计算机网络 试题2010-2011B

  2. 2010―2011 学年度第 二 学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是( C ) A、原始操作系统,管理程序,操作系统 B、原始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管理程序 C、管理程序,原始操作系统,操作系统 D、管理程序,操作系统,原始操作系统 2.用户程序中的输入、输出操作实际上是由( B )完成。 A、程序设计语言 B、操作系统 C、编译系统 D、标准库程序 3.进程调度的对象和任务分别是( C )。 A、作业,从就绪队列中按一定的调度策略选择一个进程占用CPU B、进
  3. 所属分类:专业指导

    • 发布日期:2011-12-26
    • 文件大小:755712
    • 提供者:honey536
  1. 实验3 内存管理

  2. 实验3 内存管理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加强对内存管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二、实验内容 编写程序实现采用可变分区方法管理内存。 三、实验要求 1、在该实验中,采用可变分区方式完成对存储空间的管理(即存储空间的分配与回收工作)。 2、设计用来记录主存使用情况的数据结构:已分区表和空闲分区表或链表。 3、在设计好的数据结构上设计一个主存分配算法。 4、在设计好的数据结构上设计一个主存回收算法。其中,若回收的分区有上邻空闲分区和(或)下邻空闲分区,要求合并为一个空闲分区登记在空闲分区表的一个表项里。
  3. 所属分类:Java

    • 发布日期:2012-06-19
    • 文件大小:5120
    • 提供者:tao00800yao
  1.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 java实现代码

  2. 1、在该实验中,采用可变分区方式完成对存储空间的管理(即存储空间的分配与回收工作)。 2、设计用来记录主存使用情况的数据结构:已分区表和空闲分区表或链表。 3、在设计好的数据结构上设计一个主存分配算法。 4、在设计好的数据结构上设计一个主存回收算法。其中,若回收的分区有上邻空闲分区和(或)下邻空闲分区,要求合并为一个空闲分区登记在空闲分区表的一个表项里。
  3. 所属分类:Java

    • 发布日期:2012-11-29
    • 文件大小:5120
    • 提供者:nayangxingfu
  1. 内存的分配与回收报告

  2. 编写程序和报告完成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式的内存分配回收。 具体包括:确定内存空间分配表;采用首次适应算法完成内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编写主函数对所做工作进行测试
  3. 所属分类:Windows Server

    • 发布日期:2013-07-03
    • 文件大小:352256
    • 提供者:danni648
  1.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

  2. 1、在该实验中,采用可变分区方式完成对存储空间的管理(即存储空间的分配与回收工作)。 2、设计用来记录主存使用情况的数据结构:已分区表和空闲分区表。 3、在设计好的数据结构上设计一个主存分配算法,要求实现的基本功能操作有:寻找空闲分区,空闲分区表的修改,已分区表的修改。 4、在设计好的数据结构上设计一个主存回收算法。其中,若回收的分区有上邻空闲分区和(或)下邻空闲分区,要求合并为一个空闲分区登记在空闲分区表的一个表项里。
  3. 所属分类:C/C++

  1. 国家通信工程师(互联网)培训讲义

  2. 第一章 数据通信基础 1.解释数据传输速率所使用的3种不同的定义的主要内容 码元速率:每秒传输的码元数,又称波特率单位为DB,如码元持续时间为T(S),则码元速率为NBD=1/t(s) 数据传信速率:每秒传输二进制码的速率,又称比特率,单位为比特/秒(bit/s) 数据传送速率:单位时间内在数据传输系统中的相应设备之间实际传送的比特,字符或码组平均数,单位为比特/秒,字符/秒或码组/秒 2.常用的信号复用方法有哪些 按时间区分信号的复用方法为时分复用TDM,按空间分为空分复用SDM,按频率或波
  3. 所属分类:软考等考

    • 发布日期:2015-07-09
    • 文件大小:907264
    • 提供者:njupt1314
  1. 操作系统实验五 内存管理

  2. 包括实验题目,代码及运行结果 实验5 内存管理(2学时)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加强对内存管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二、实验内容 编写程序实现采用可变分区方法管理内存。 三、实验要求 1、在该实验中,采用可变分区方式完成对存储空间的管理(即存储空间的分配与回收工作)。 2、设计用来记录主存使用情况的数据结构:已分区表和空闲分区表或链表。 3、在设计好的数据结构上设计一个主存分配算法(循环首次适应算法)。 4、在设计好的数据结构上设计一个主存回收算法。其中,若回收的分区有上邻空闲分区和(或)下邻空
  3. 所属分类:C/C++

    • 发布日期:2018-06-13
    • 文件大小:97280
    • 提供者:yxg_123
  1. 内存管理.docx

  2. 1、在该实验中,采用可变分区方式完成对存储空间的管理(即存储空间的分配与回收工作)。 2、设计用来记录主存使用情况的数据结构:已分区表和空闲分区表。 3、在设计好的数据结构上设计一个主存分配算法,要求实现的基本功能操作有:寻找空闲分区,空闲分区表的修改,已分区表的修改。 4、在设计好的数据结构上设计一个主存回收算法。其中,若回收的分区有上邻空闲分区和(或)下邻空闲分区,要求合并为一个空闲分区登记在空闲分区表的一个表项里。
  3. 所属分类:Windows Server

    • 发布日期:2019-06-17
    • 文件大小:19456
    • 提供者:knight20160302